文章的开头有什么作用?
开头第一句就是整个题目的答案,一定要点明主旨。 例如《伤仲永》中“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直接揭示了主人公命运的变化是由于先天智力超常;再如《口技》一文中“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忽然抚尺一下”“忽然抚尺三下”等语言,把读者带进了特定的场景之中,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做了很好的铺垫。
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的同时,还可以融入环境描写,烘托气氛,暗示人物命运的转折。 如《项脊轩志》开头对项脊轩的描写:“轩东故尝为厨,今垃圾池而已……后数日,轩中炉灶侧一木香,幽芬袭人。”短短几句,写出了项脊轩由厨房到垃圾池再到种树的演变过程以及作者对此变化的不同感受——由喜到哀。
如果开篇能设下疑阵,让读者去思索人生或世事的变迁,效果会更好。 如鲁迅的《药》,用“无人过问……”写茶馆的冷清,用“破衫……”写老栓生活的穷苦,用“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写北京城的静谧。这些描写给读者的感觉是,华小栓病得没个人管,老栓的生意没人照顾,华家好像已经穷到了底。这样,小说刚一开局就设置了两个悬念:华小栓的病怎么样了呢?老栓的生意有没有人照顾呢?这两个问题就是全文的谜底。
设置悬念。引起下文,引出事件或刻画人物。为后文做铺垫。首尾呼应。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或伤感或欢喜)。
文章开头的写法各种各样,同学们在实际写作时应从实际需要出发。应做到:言之有序,紧扣题目,用词要精练,最好为文章确定一个感情基调。
文章的开头方法:
一、以人物描写开头。
描写人物的外貌(肖像)、语言、动作、心理,也可以刻画人物。如:
1、小妹妹转过身来,搂住我的脖子,调皮地说:“姐姐,你真好。”(《记一次卖报》)
2、“姐,你看看,这是我昨天在姥姥家给你逮的。”弟弟兴冲冲地跑过来,神秘兮兮地凑到我耳边,把紧攥在手掌心的拳头慢慢展开,一只通身碧绿、触角细长的小蚂蚱出现在我眼前。接着弟弟又凑到我耳边说道:“姐,这是活的!你看看它的腿动呢!”我看了看弟弟得意的眼神,再看看这活蹦乱跳的小生命,不禁为之心动。可一想到妈妈的话,我又犹豫了。弟弟见我没有反应,急切地说:“姐,我要的遥控汽车什么时候买呀?”我实在受不了弟弟的纠缠,便说:“下午你就拿着你这活宝贝跟我去楼下玩。”弟弟高兴得手舞足蹈。
二、以环境描写开头。
描写时要抓住景物的特征。既可以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又能突出人物,起到烘托作用。如《雨中》:
雨,越下越大。房檐上的水柱子也越变越粗,像断了线的珍珠。雨点打在池塘里,溅起无数朵晶莹剔透的水花……渐渐地,蒙蒙的雨雾弥漫开来,把大地装扮得十分迷人……
三、以心理活动描写开头。
写自己的或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动,既可以为人物“出场”做好准备,又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如《一张火车票》:
天快黑了,我还得去火车站为远在江苏的朋友送行。一想起这件事,我就来气:暑假以来,我每天起早贪黑地打理家里那个“菜摊子”,为的是帮助下岗的妈妈过日子。今天好不容易休息,就为了给那个连面也见不着的朋友送行,我心里真是很不情愿呀……
四、以抒情议论开头
既可以在文中起到总领全篇的作用,又可以借抒发感情、表达见解,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如《家,是我成功的起点》:
家,是我们避风的港湾,是温暖的,是充满着爱的天地。家,在我的眼中,除了这些温馨外,更是我成功的起点,是我放飞心情的空间……
五、以设问发问或引用开头。
既可以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又可以让文章增添情趣,富有文化内涵。如《生活中的发现》:
生活中的发现有许多。如:雨过天晴后的彩虹,滴漏的水所形成的小洞,刮风时扬起的尘土,点燃蜡烛的流泪……它们在生活中是那样的微不足道,那样的平凡,可只要你拥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你就会知道它们的神奇,它的玄妙之处。是的,其实生活是一个浩如烟海的实验室,只要善于发现,你会发现这里藏有许多科学的秘密,会有很多很多出人意料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