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树皮的作用是什么? 1. 清热解毒,利湿。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型肝炎、流行性感冒、流感、急性扁桃体炎、急性肠炎、痢疾等。 2. 明目退翳。用于目赤肿痛、多泪。
①《岭南草药志》:"祛风湿,治眼生翳膜。"②《广西中药志》:"治眼热有汁,眼球肿胀,风火眼痛。"③《贵州中草药手册》:"治肝热目疾,如近视、远视、散光、屈光不正以及青盲、绿胀、红眼、泪囊炎、视网膜剥离等症。"
③《浙江药用植物志》:"主治传染性肝炎,肺结核咯血,高血压。"
⑤《湖南药物志》:"治痢疾腹痛。"⑥《山东中草药手册》:"治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⑦《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利尿。治乙型脑炎,肾炎,膀胱炎,肾盂肾炎。"⑧《中国药植图鉴》:"治急性扁桃腺炎!
赞同 604 喜欢 收藏发布于 2024/6/5 7:56:20 黄树皮能敛肺下气、消肿排脓,具有温经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胃寒作痛、肺虚久咳、气喘、反胃、崩漏、带下、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痈肿恶疮。黄树皮为桑科植物黄腹山桑Morus lhouyana(Levl. etLiu)Kurz var. glabra(Carter)J.L.Chen的干燥树皮。秋季采收,除去粗皮,晒干,切丝。
黄腹山桑,小乔木或灌木,高1-5米;树皮灰色或灰褐色,幼树小枝棕黄色,有片状小皮孔,被有锈色短柔毛或近无毛。叶芽通常扁,有时为阔卵形,先端尖或稍钝,外面密被褐色或淡褐色长柔毛;叶纸质,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8-16cm,宽5-10cm,先端急尖或长渐尖,基部圆形或近截形,通常不对称,上面深绿色,背面嫩时被疏或密的黄色、米黄色或褐色柔毛,下面沿叶脉被灰褐色丛毛或在脉腋内丛毛较密集并被有星状鳞片,侧脉8-16对,上面平坦,背面凸起;叶柄长2-4cm,腹凹背凸,幼嫩时被毛;托叶披针形。单性,雌雄同株,圆锥花序腋生,长1.5-3cm,被有黄褐色或淡褐色柔毛,雄序较纤细,雌序稍粗壮;苞片披针形,宿存。花近无梗;雄花花被片4,雄蕊4枚;雌花无花被片,花柱2裂。花期3-5月。
聚合果卵球形,长1-1.5cm,宿存花柱弯曲,紫黑色;瘦果4,卵形,具沟纹。果期5-7月。
赞同 959 喜欢 收藏发布于 2025/1/28 8: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