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贞于有什么作用?
1. 女贞子的别名。参见"女贞"条。
2. 中药名,为木犀科植物女贞的干燥成熟果实。又称“冬青子”、“鼠刺子”。分布于亚洲东部、北美、欧洲等世界大部分地区。主产于长江以南各地。秋末果熟期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或低温干燥后入药。 【药物性状】本品多呈卵圆形或椭圆形,表面黑紫色或紫棕色,具细密褶皱。顶端钝圆,基部有花柱残痕,中央有纵沟,两端对称。质坚硬。气微香,味苦。以颗粒大、完整、色黑紫、香气浓者为佳。 多生于山地林中。
【化学成分】含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熊果酸(ursolic acid)、对伞花烃(p-cymene)和苯乙醇(phenylethanol)等成分。尚含有水杨酸甲酯(methyl salicylate)和对羟基苯乙胺 (p-hydroxyphenyl ethanolamine)等。
【药理作用】 1. 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2. 对免疫功能的作用 3. 抗肿瘤作用 4. 抗氧化作用
女贞于为木犀科植物女贞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黑亮时采收,除去杂质,稍蒸或略煮后干燥,用时捣碎。女贞子味甘、苦,性凉;归肝、肾经。有滋肾补肝,明目乌发的功效。用于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健忘,眼目昏花,须发早白。内服:10~15g,泡酒或入煎剂。
煎服(一般10~15g,泡酒或入煎剂);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烂外敷。一般以酒蒸者补肾力较强。
阴虚火旺、小便不利者慎服,孕妇慎服。
女贞子与墨旱莲功效均有补肝肾阴、乌须明目作用,两者常相须为用。但女贞子味甘、苦,性平偏凉,归肝、肾经,偏入肝经,补益肝肾而固精益血、强筋壮骨之力较强。墨旱莲味甘、酸,性寒,归肝、肾经,偏入肾经,善滋补肝肾而乌发、止血。
1、《雷公炮炙论》:“凡使(女贞子),拣黑色坚实者,以酒浸一宿,曝干,擘作片,拌少黄精蒸饭一时久,取晒用。”
2、《纲目》:“女贞其实、叶、皮、根,并可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