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姜汤有什么作用?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早上三片姜,赛过喝参汤”,还有“每天三片姜,不劳医生开处方”的说法。这些民间俗语都是说生姜的药用价值。 的确,生姜中含有辛辣的成分——姜辣素,有特殊的刺激味道,能刺激肠胃黏膜,引起胃肠道蠕动增加,同时可使消化液分泌增多,能够起到开胃消食的作用。姜辣素有抑制胃酸过多的效果,对于胃部炎症引起的恶心、呕吐、反酸有一定的疗效;另外,它还能解酒毒,缓解酒精中毒的症状。 《黄帝内经》中提到:“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意思就是说懂得养生的人,应当适应四季的变化规律,调节情绪避免大喜大悲,适当劳逸,劳逸结合,这样才能够规避疾病的侵袭,实现长寿的目标。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生姜内含有一种具有抗衰老效果的化合物——姜黄素,能够加速新陈代谢,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同时清除自由基,起到抗氧化效果。还具有消炎镇痛的效果,能够缓解风湿性关节炎带来的疼痛不适感。还可以防治肝癌、肺癌等恶性肿瘤。 冬季适量吃些生姜,对健康大有裨益。不过要注意,腐烂变质的生姜会产生有毒物质,不宜食用。
1、发汗解表,温胃止呕
姜味辛、性温,无毒,具有发汗解表、温胃止呕、温肺止咳、祛风散寒、祛痰止咳等功效。姜能发汗解表、温胃止呕,常用于风寒感冒、胃寒疼痛、寒饮呕吐、虚寒腹痛等症。可单煎服用或配伍中药,如生姜煎、葱姜汤、生姜粥、生姜糖等方。
2、防治风寒
冬季喝红糖姜汤,能辅助防治风寒感冒。红糖有补血、活血、散寒等功效,特别对腹部冷痛有一定辅助疗效。具体做法是:将生姜洗净拍碎,加入1~2碗水煮开,再加入红糖等调料趁热饮用。
但需注意,风热感冒患者不宜饮用。
3、暖身
姜汤还可温胃散寒,特别是一些有胃肠不适(反酸、打嗝、胃痛等)的朋友,平时可以喝点姜汤,在冬天喝姜汤暖身的同时还有助于缓解这些不适。
但需注意,喝姜汤时要避油腻之品,且本身体质偏热及高血压病患者不宜饮用。
4、辅助治疗痛经
红糖姜汤可用于痛经的辅助治疗,能温暖子宫、散寒止痛,有助于促进气血运行,对轻度痛经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在痛经将要发作或发作时,可以煮些红糖姜汤饮用。在烹调鱼虾蟹等腥味较大的食品时,适当放点生姜,有助于去除腥膻味,促进消化酶分泌。
生姜的使用须注意用量
生姜可以药用、内服或外用,使用量依据病情和剂型大小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内服一般3~10克。
由于生姜辛温,有发汗之效,若正在服用降压药,或是本身患有高血压疾病的患者,过量食用可能会引起血压波动,甚至出现头晕、目眩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