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月宝宝斜视怎么办?
先判断是真性斜视还是假性斜视,判断方法:双手食指同时伸进鼻孔,如果两只眼睛能同时在指头上集合,则是假性斜视; 如果不能就是真性斜视了——要带宝宝去医院就诊排除屈光不正(如近视、远视、散光等),若发现异常应及时矫正。
此外还要观察宝宝眼位偏斜的程度,是否伴有复视,如一眼睁不开,眼球运动障碍,或注视远方时双眼瞳孔大小不一致等等,必要时拍一张全身立位照片以及眼眶部X线片、CT甚至磁共振检查,以便明确病因和诊断。 如果是先天性疾病引起的,比如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眼底病变等,需要及时治疗; 但对于非疾病因素导致的偏视,父母不必过于担心。因为此时宝宝的大脑皮质已经具有把两侧视觉图像整合的作用。即使双眼球位置差一点,大脑也可以把这些视觉图像融合起来,让左右两侧看起来都正常。
而对于一些调节性内斜视的宝宝,在消除引起内斜视的诱因后,多数宝宝的眼位可以自动恢复到正位。这种情况一般无需进行手术,只有个别严重的小儿仍然不能恢复者才考虑手术治疗。 对于部分孩子存在的不规则斜视,目前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多需手术治疗。家长需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斜视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
手术是儿童斜视的常用治疗方法,但是斜视手术只为了解除眼外肌的异常状态,对于术后视功能的恢复帮助不大。特别是对于有弱视的患儿,术后即使复位,弱视问题得不到解决,患儿看东西仍然不清楚,在立体视觉方面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因此,发现孩子有斜视的情况,首先应该到正规的眼科医院进行专业的检查,由医生判定是功能性斜视还是器质性斜视,若是肌源性斜视或其它疾病导致的器质性斜视须经过有效治疗后才能进行手术矫正,而其它的非疾病原因引起的斜视是不适宜手术矫正的。斜视患儿绝大多数是可以治好的,经过治疗以后,80%到90%以上的患儿可以恢复到正常的外观并具有立体视功能。
斜视的治疗效果与年龄、斜视度数、类型、屈光状态、有无弱视及治疗的早晚密切相关。斜视度数小、融合功能好、经过正确治疗的患儿效果就好,治疗越早立体视恢复的可能性就越大,12岁以内的儿童尤其是8岁以下治疗更好。度数大、合并弱视、治疗不及时或错过儿童视觉发育敏感期则治疗效果差。一般来说,患儿在3岁以后开始治疗为宜,但各年龄段斜视的治疗都能起到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