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大黄有什么作用?

党光润党光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药土大黄,又名铁扫帚、红车、虎掌草、血风草等。其性味苦寒,归心、肺经,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利湿消滞的作用。《滇南本草》言其“治痈疽、疔疮、恶疮、马刀、烂弦(目翳)症”;《本草纲目》称其“泻热,活血,破瘀,行瘀血,治跌打损伤,烫火灼伤”;《陆川本草》言其“除湿热,解毒,止血,生肌,治黄疸,泄泻,痢疾,淋病,喉痹(炎症),乳蛾(急性扁桃体炎)”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土大黄中的主要成分是羟基吲哚酮类化合物,包括山奈酚-3-O-吡喃葡萄糖甙和异鼠李素-3-O-吡喃葡萄糖甙等多糖类成分;此外还有蒽醌、二苯乙烯苷、香豆素及黄酮类等化合物[1]。这些化合物可能都是土大黄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

目前,土大黄多用于治疗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胃溃疡等疾病。近年来,对土大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抗乙肝表面抗原(HBsAg)方面。张冬梅等[2]研究发现,土大黄多糖能够显著降低血清中HBsAg含量,并对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具有抑制作用,提示土大黄多糖可能是通过抑制HBV复制而达到治疗乙型肝炎的效果。

然而,应该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目前对于土大黄的药用价值已逐步得到认可,但是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尚存在一些争议。 首先,有人发现土大黄可诱发溶血性贫血、过敏性皮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等多种疾病[3],因此认为其对肝脏等有较大伤害,不宜长期服用。

其次,有人发现土大黄及其制剂在体外对人肺癌、肝癌细胞等有明显增殖抑制作用,在临床上对肝癌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4];但也有研究称土大黄不具有抗肿瘤活性[5]。所以,关于土大黄的抗癌作用也存在一定争议。 这可能与土大黄含有的化学物质不同有关,也有可能与试验动物的不同或用药剂量与时间不等有关。 目前,关于土大黄不良反应的报道中,以对肝脏的损害最为明显。在使用土大黄的时候应注意监测肝功。

乐寅靖乐寅靖优质答主

抗癌,据报道,对小鼠3种癌细胞均有细胞毒作用,对小鼠S_180呈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卡他球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此外,内服土大黄,尚有导泻作用。

土大黄为多年生草本,生于林缘或灌木丛中、林下及草丛中。在中国吉林东南部、黑龙江东部、河北东北部、河南西部、湖北西北部、陕西南部、甘肃、青海、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至西南部海拔1600~3500m的地方均有分布。产于陕西太白山、山西、河北、东北等地。为蓼科植物土大黄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切片,晒干。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