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片的作用原理?

通林瑶通林瑶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米非司酮(mifepristone)是由法国罗氏药品研究所和英国牛津大学共同研制开发的19-去甲甾类孕激素类药物,于1985年研制成功并投入市场,2009年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目录。 该药最早用于治疗妊娠相关性肿瘤,目前临床用于终止早期妊娠(停经≤49日)、预防异位妊娠、促进宫颈成熟等;动物实验表明该药还可用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或辅助治疗。 目前,国内已有7个厂家生产米非司酮片剂,商品名有悦可婷、诺酮、凯引、美欣乐、维思通、爱乐维和安宝等。

米非司酮是继雌性激素和孕酮之后第三个合成的非类固醇类雌激 素。通过拮抗孕酮的作用而起效,其机理主要是与孕酮受体以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亲和力比黄体酮强,从而起到更强的阻断孕酮作用的效应器官。它还能抑制卵泡早期发育,延迟卵子释放,导致排卵受阻,干扰受孕过程而达到避孕效果。

口服吸收迅速,服药后2~3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可达到96%以上。在肝脏中降解为无活性的羟基代谢产物,随尿液排出体外,半衰期为33.65±2.37小时。米非司酮还具有雌激素样的作用,能够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卵巢功能,维持正常的月经周期。

利梓露利梓露优质答主

米非司酮,又名炔诺酮11-甲酸丙酸酯,其结构与炔诺酮和前列腺素相仿而合成。通过与孕激素受体结合,使蜕膜细胞变性,绒毛血管形成血栓、胚胎缺血死亡,并使宫颈胶原酶合成增加,宫颈变软,同时刺激子宫收缩,使子宫内容物排出而终止妊娠。

米非司酮片口服后,首剂10-12小时血药浓度达高峰,半衰期为28-41小时。2-3日血浆药物达稳定浓度。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8%-99%贮存于脂肪组织中,缓慢释放,维持较高浓度。停药后14-21日血中药物基本消除,在肝脏代谢破坏,在胆汁及粪便排泄。有研究表明,米非司酮片不通过乳汁排泄。

临床试验证实,单用米非司酮片终止妊娠的效果不理想,单独用药完全流产率为50%-60%,多需配合缩宫药,因此不宜单独用药。米非司酮片与前列腺素配合是目前最常用的非手术终止早期妊娠的方法之一,其完全流产率为90%-95%。世界已有40多个国家将其用于终止早期妊娠。我国于1995年6月经卫生部审批在全国推广应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