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醋和白酒混合一起有什么作用?
用白酒泡中草药,是民间流传已久的土法。比如,用白酒浸泡蛇药、云南白药等治疗跌打损伤;用白酒浸泡全蝎、蜈蚣治疗麻木瘫痪;用白酒浸透当归、川芎制成“药酒”服用,以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及痛经等。 用白酒浸泡药材制成的药酒,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而且有较好疗效。 不过,药酒并不是随便配制的,其中大有讲究,配制得合理,使用得当,往往可以事半功倍;如果配制得不当或者盲目饮用,则可能事与愿违甚至危害健康。
用白酒浸泡中药材,由于中药材中含有生物碱、多酚化酶等物质,这些物质对于改善体质有着很好的功效。 但有的人在浸泡时,为了增加药效,会加入不少的中药材。其实,这样做反而会使药效降低。因为中药材中成分复杂,有些成分可能与白酒相互反应,产生有害健康的物质。在使用时千万不要加多,一般10克即可。
除了用白酒浸泡单独的药材外,还有些人用白酒来浸泡肉类食用。虽然用白酒浸泡后可以起到去腥增香的效果,但是有些人因此一次性摄入过多酒精,导致身体不适,甚至诱发中毒。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都不宜大量长期服用。药物都有三分毒,一旦超过药物的耐受剂量或者长期滥用,都会引起各种不良反应,尤其是肝脏和肾脏功能受到损害。 服药需要谨慎,用药更加应当注意,切不可私自滥服。
醋:醋酸行血,养颜祛斑、乌发、提高免疫力、舒筋活血、通五脏六腑、去湿气等功效,可以入药、美容、杀菌、消毒、去污,养颜美容;煮饭时放一两滴醋,再滴入白糖,可做出有黏性的米饭;煮饺子时放醋1~2匙,可防止饺子爆皮,且饺子好吃不腥口味芳香;煮绿豆粥时放一点醋,能使坚硬的绿豆轻松酥烂;烹调海鲜或油腻食物时,放一点醋能溶解脂肪,除去腥臭异味,增进食欲;吃凉拌生黄瓜时放点醋,能保护黄瓜中维生素C不被损失;煎中药时,加醋煎煮,可增强活血散瘀作用;头发变白后,用米醋多次擦发,可恢复光泽,坚持擦发还可使发红变黑。
酒:酒辛香,散寒祛风、温通血脉、舒筋活络、开胃健脾、兴奋等功效。白酒还有较强的抑菌、灭菌作用。中医理论认为,酒味辛甘、大热,可转人身之气不足,辛甘能除大热,故酒有扶正祛邪之功。内服酒,善入肝脏,散血脉凝滞,通经脉拘挛;外用酒,善行表,能消毒杀菌,加速溶解,渗透扩散,增加组织活力。
综上所述,白醋和酒混合可发挥相互协同的作用,醋能行血,酒能通脉,二者合用行血通脉之力强大,功效更胜一筹,酒可发挥较强的抑菌、灭菌、消毒杀菌作用,尤其外用效果显著,二者合用效果更为突出。
因此,白醋和酒合用具有舒筋活血、通五脏六腑、去湿气、提高免疫力、养颜美容、祛斑、乌发,煎中药时,加醋煎煮,可增强活血散瘀作用等神奇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