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酚的副作用?
1、抗凝血作用,会导致伤口不易愈合;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一)对离体心脏的作用 使心肌收缩振幅提高,同时可诱发快速型心律失常(如室颤); (二)对血压和血流的影响 可轻度增高外周血压及冠脉流量,也可引起反射性降压反应; (三)对血液成分的影响 能使血浆中胆固醇、脂蛋白含量升高,也能增加血清中镁离子含量而降低钙离子水平。另外,茶多酚可降低血液黏度,减少红细胞聚集,从而产生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是相互矛盾的,有报告认为具有正性肌力作用,也有报告认为具有负性肌力作用。
目前大多数研究都认为茶多酚具有保护心血管细胞、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功能。但至于其具体作用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3、抗衰老与抗氧化作用 通过增强免疫能力来清除自由基等有害物质,延缓机体衰老进程;或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过程直接清除自由基,起到抗衰老的功效。
4、其他的作用 还包括调节代谢酶活性、影响核酸与蛋白质合成、影响细胞的分化与增殖、调整肾上腺素的神经传导、抗肿瘤等等。 目前对于红茶和绿茶中主要活性成分的药理研究比较深入,但对于乌龙茶等其他茶类的药理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对于茶叶功效的阐述大多来源于对红茶和绿茶的研究结果。
虽然茶叶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分子,但是目前关于茶叶功效的研究多集中在儿茶素类单体上。这可能是因为儿茶素类单体能通过体内代谢转换为其它的活性物质,发挥抗氧化、抗衰老等功效;而且与其他有效成分相比,儿茶素类单体在药物制剂中稳定性较好,易于被人体吸收利用。所以多数情况下,将儿茶素类单体作为功能性因子的代表物质来研究茶叶的功能效果。
木樨草苷,绿原酸等属于多酚类化合物。植物多酚存在植物的皮,壳,杆,根,叶,花,果,种子等各个部位。一般植物体内的多酚含量为干重的1%到5%。含量的高低随植物品种,部位,成熟度,环境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多酚的健康作用主要有:抗氧化延缓衰老,调节血脂血糖,抑制肿瘤,保护心脑血管、提高免疫力和抗菌消炎等。大部分研究表明多酚类化合物对人体具有保健作用,但也有研究表明多酚对人体具有潜在的副作用。
虽然现阶段没有研究表明,多酚类化合物对人体有明确的毒害作用,但大部分学者认为过量的多酚类物质进入人体,也会对人体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危害。过量的多酚类物质会与消化道中的蛋白质,金属离子等结合,影响人体对蛋白质,微量元素的吸收,影响正常的新陈代谢。
木樨草苷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它是槐花的主要有效成分。有研究表明木樨草苷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性,具有抗凝作用。木樨草苷能明显减弱乌头碱对豚鼠心肌的毒性,对抗乌头碱引起的心律失常。
虽然木樨草苷具有止血、抗菌、抗肿瘤、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但有研究表明,木樨草苷可缩短蚯蚓和果蝇的寿命,这可能是木樨草苷抑制了昆虫体内巯基酶活性造成的。另外,木樨草苷对大鼠肠道内源性抗菌肽的生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目前认为木樨草苷可能是槐花的生物活性物质之一,但还不宜作为功能食品原料。
绿原酸是咖啡的主要成分,一般以咖啡酸苯丙二醇酯的形式存在。研究表明绿原酸具有抗肿瘤、抗菌、保肝利胆、强心降压,增强人体免疫力及镇静等优良的药理性质。但研究也表明绿原酸对细胞(包括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内源性抗菌肽的生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另外,绿原酸可抑制昆虫体内巯基酶的活性,缩短蚯蚓及果蝇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