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炙面部有什么作用?

蒙梓熠蒙梓熠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一、祛湿散寒,治疗偏头痛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有记载“寒则瘀滞,不通则痛……若灸之得法,其疼立止”。 现代医学指出:偏头疼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或休息不好等原因引起,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头痛。

二、消肿止痛,治疗急性腮腺炎 古代医书在讲到腮腺炎的治疗时多有“灸之”的记载。现代药理研究也显示,艾灸对病毒性感染导致的炎症有抑制作用,可以消除或减轻局部肿胀,因此对于急性腮腺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三、疏风清热,治疗急性结膜炎 中医学认为,急性结膜炎多由风热毒邪入侵,或天亮湿热所致;而艾灸具有疏风清热、解毒明目的功效,故可治疗急性结膜炎。比如艾条灸,可以用中医疗法中的“温和灸”,每次15~20分钟,每日一次,7次为一个疗程。

四、明目祛翳,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 中医认为,眼睛周围的穴位很多,而且和五脏的关系密切相连。其中,睛明穴是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的要穴之一。因为本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而膀胱经的气血来源为其他脏腑(肝、肾等)的阳气,因而刺激此穴可以通过经脉之气达到眼目,起到明目祛翳的作用。另外,还可配合谷穴(双侧合谷穴,即双手拇指关节横纹抵住手掌心)一起使用。

以上只是简单的介绍了关于艾灸的一些知识,若想具体了解可以在我主页查看文章。希望我的分享能帮助到各位爱美的妹子!

安一丰安一丰优质答主

用艾灸在面部进行刮灸,使皮肤出现小水泡,通过反复刺激小水泡,达到通经活络、排毒驻颜的作用。

方法:点穴刮灸,采用专用的艾灸刮棒,在穴位上施灸至该处皮肤出现粟粒般大小的紫红色小水泡。患者会有灼热刺痛感,根据患者耐受程度掌握,每次6—12个水泡,留置2日。每日艾条轻灸大椎及水泡局部2—3次。第3日用消毒针柄,将小水泡挑破,刮尽水汁,贴上敷料。第4—5日在创面敷药,6—7日更换药料,一般需灸治3—8次。

中医认为颜面为五脏六腑之精气汇聚的地方,灸颜面是通过在局部穴位上产生小水泡,反复刺激这些小水泡,达到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风散寒等目的,可以改善颜面的营养和代谢状况,起到美容祛斑、驻颜祛斑的作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