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副作用有哪些?

时雪丹时雪丹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到副作用,我们首先得从药物的定义开始说起——一切用于治疗、诊断或者预防人类疾病的物质,均称为药物(drug) 。也就是说,只要是药就一定会有副作用(当然,这里所说的“一定”是基于当前人类的认知水平所做出的结论,不排除未来科学的发展会找到更多没有副作用的药物)。只是有些药物的副作用比较明确而明显,有些药的副作用则相对比较隐蔽而难以被发现而已。

目前,我国对药品的副作用要求必须有相应的临床实验来证明,但在实际试验过程中,由于人体反应的差异性以及个例的无法证实,往往需要成百上千的病人来验证;而且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也非常复杂,药物进入人体后可能会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这些变化有可能导致药物出现毒性的反应。对于药物的副作用至今都是医学界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 根据2015版《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1]显示,在我国报告的不良反应病例中,86%为轻度,9%为中度,仅有4.3%为重度。虽然比例看起来不大,但涉及的不良反应症状却有很多,涵盖了皮肤黏膜反应、胃肠道反应、血液系统反应、肝胆系统反应等十几个系统700多种药物不良反应的表现型。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病例报告中仅3%左右的病例是由于新的不良反应报道的,其余的都是旧不良反应的重新认识或报道。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说明虽然药物种类越来越多,新剂型也越来越先进,但我们服用药物的途径(口服、注射、雾化吸入等)和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所以既往发现的药物反应可能在现在仍然会发生,只不过以前没有意识到或者没有进行详细的描述而已。

当然,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我们认识的疾病机理也会发生变化,某些原来认为药物导致的副作用反应可能最终发现并不是药物引起,而是其他原因所致。例如,既往认为阿司匹林会导致胃溃疡,于是将其列为胃溃疡患者的禁忌用药。但后来发现,阿司匹林并非直接伤害胃黏膜而导致溃疡的发生,而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E(PGE)的合成从而减少胃酸分泌,进而导致溃疡的发生。故目前临床上仍可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同时,又不用担心其诱发溃疡。

窦梓潘窦梓潘优质答主

药物都有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副作用)两个方面,治疗作用是人所需要的,而副作用是不希望发生的,甚至危害人体健康。某些人用药后出现了副作用,常常使人在无奈之下只能停药,因为权衡得失,如果继续服药就会受到副作用伤害。其实这种考虑也是用药的一大误区。大多数药物的副作用都是可以预防和对抗的,只要掌握了技巧,就不会受到伤害。如果因此而停药,将使病情失去控制,贻误治疗时机,实在是得不偿失。

降 血 压 药 副 作 用

不良反应:长期服用可乐定者如突然停药,数小时内可出现血压突然升高,心动过速,面色潮红,头痛恶心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心绞痛和脑血管意外。

对策:使用该药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切勿突然停药,停药时应在1—2周内逐渐减量。在撤换药物的过程中,应在医生的指导和监护下进行。

苯磺酸氨氯地平、硝苯地平

不良反应:少数人服用后出现脚踝部水肿、头痛、恶心,并有反射性的心动过速和心悸等。

对策: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普萘洛尔对抗,在症状消失后,慢慢停用普萘洛尔,而继续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培哚普利

不良反应:常表现为干咳,少痰,一般在夜间出现,重者发展成刺激性干咳。

对策:出现较重的不良反应,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止咳药或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一般在15天下降明显,20天即可消失,但仍可继续服用培哚普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