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降糖药有副作用吗?

齐二七齐二七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现在,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基本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药物治疗(包括口服药物和注射胰岛素),另一种是手术治疗。由于多数糖尿病患者一经确诊即处于糖尿病的中晚期,且多有并发症,所以药物治疗被视为糖尿病治疗的“标准方案”。 目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主要分为五大类,分别是胰岛素增敏剂、胰岛素促泌剂、胰岛素类似物、二甲双胍和其他辅助类药物等。其中前四类药物又可分为很多小类别。 这五种药物都有其对应的适应症以及不良反应,在用药时一定要谨遵医嘱,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合理选择!

一、胰岛素增敏剂 1.胰岛素增敏剂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胰岛素增敏剂通过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发挥降血糖作用。 2.常用的胰岛素增敏剂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机制有何不同?分别适用于哪些患者? 目前临床使用的胰岛素增敏剂主要有罗格列酮和噻唑烷二酮类(TG)药物,包括吡嗪酰胺和吡咯列酮等。

①罗格列酮: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胰岛素增敏剂之一。它可通过增加肌肉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而降低血浆葡萄糖水平;还可刺激胰岛素受体并增强胰岛素信号传导系统的活性,从而起到调节血糖的作用。 ②吡嗪酰胺:通过激活细胞内的磷酯酰肌醇通路,进而激胰岛素信号转导系统,达到降低血糖的水平。 ③吡咯列酮:与罗格列酮相似,也属于胰岛素增敏剂,通过刺激胰岛素受体而促进胰岛素介导的代谢反应,减少高血糖的发生。 四者均有减少胰岛素抵抗、改善糖耐量、降低空腹血糖的作用,可用于各型糖尿病。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该类药物可能引起体重增加、浮肿、低血糖等情况出现,一般停药后症状可逐渐消。

三、胰岛素类似物 ④甘精胰岛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胰岛素类似物,具有与胰岛素相同的生理活性,通过胰岛素受体底物激活胰岛素信号传导途径,从而发挥降血糖的功效。该药物注射后能缓慢释放,全天有效,适合于生活规律、运动量稳定的糖尿病患者。 五、其他辅助类药物⑥阿米洛尔:为高选择性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通过拮抗去甲肾上腺素和去氧肾上腺素等物质,减慢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并抑制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的葡萄糖转运蛋白,从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⑦那格列奈:属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素的活性,同时还可以通过减少胰高糖素水平而降低血糖浓度。

衣一梵衣一梵优质答主

有,因为除了中药降糖药外,几乎所有的西药口服降糖药都要经过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在代谢和排泄的过程中,势必会对肝肾造成影响。从长远和健康角度讲,对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来讲,服此类降糖药是有损于身体健康。而且目前临床常用的口服降糖药只能起到降血糖的作用,并不能达到治愈的目的,也不能缓解糖尿病并发症。

如磺脲类降糖药长期服用可引起磺脲类药物性胰岛细胞瘤,患者常在半夜出现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低血糖症,此时即使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也很难纠正。双胍类降糖药副作用主要表现在消化道,有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腹泻等。近年来还发现可引起乳酸性酸中毒。

胰岛素增敏剂如罗格列酮等,有加重心衰的可能,尤其是对原有心、肝功能不良的患者不宜服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常见胃肠胀气和腹泻,偶见肠梗阻、胰腺炎。上述口服降糖药的严重副作用,多在长期或不正规服用后出现,因此,服用以上药物时,一定要定期检查,及时了解药物副作用对身体的影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