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两个月幼儿化痰?
我家两月龄宝宝之前是肺炎,住院一周出院的时候痰很多,然后回来吃中药和雾化还有贴膏药(消炎去痰止咳平喘),四天之后明显好转,五天完全消失。 所以你家宝宝现在这种情况我建议先带去医院看看,因为才两个多月,别自己乱给用药!
1.饮食 孩子目前咳嗽有痰,应该减少奶量,喂点温水。如果咳得厉害,吐了又怎样呢?别觉得心疼就不敢喂水,应该继续少量多次给宝宝喂温水,让宝宝湿润喉咙,舒缓气管,有利于痰液稀释,容易咳出。
2.拍背 家长轻轻拍打宝宝背部,从上往下,从外往里,轻轻地拍打,刺激宝宝咳痰。如果看不到宝宝咳出来,可以让宝宝俯卧在下,家长坐在一侧,轻拍宝宝背部,刺激其咳出。
3.加湿器里养金鱼 如果家里有鱼缸或者加湿器,可以在里面养几条小金鱼,通过鱼儿游动,带动空气流动,这样既增加了空气的湿度,又起到了净化作用。 但是注意千万不要在加湿器中放入柠檬片、薄荷等气味比较浓烈的物质,避免对宝宝产生不良影响。另外,宝宝卧室里的温度最好保持在24℃左右,相对湿度60% ̄65%。
小儿化痰应从中医的辩证出发,临床上小儿痰多一般分为痰热、痰湿、痰寒、痰瘀四型。治疗时应辩证施治。
1、痰热内扰:可见痰黄而稠,不易咳出,面红唇赤,咳嗽喘促,咽喉肿痛,大便干燥,小便黄赤等。宜清热化痰,可选用清气化痰丸(水丸)、清肺糖浆、清肺化痰丸、桔贝合剂等。
2、痰湿内盛:可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出,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腹胀便溏。宜燥湿化痰,可选用二陈丸、杏苏散颗粒、二陈汤合剂等。
3、脾肾阳虚、寒痰内阻:可见咳嗽少痰,痰白质稀,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宜温肺化痰,可选用小青龙胶囊、苏子降气丸、苓桂甘枣合剂、桂苓消痰丸等。
4、气滞血瘀、痰瘀互结:宜行气活血、祛瘀化痰,常可选用小金丹、回生丸、消瘤丸、散结定痛丸、镇肺化痰丸等。
另外,还有某些中成药,既可治疗痰多症状,又具有其他作用,需要时也可选用。如同时患风热感冒者,可选急支糖浆等;同时患阴虚干咳者,可选川贝枇杷露等。此外,还有专门治疗喉痹痰实证引起的痰多咳喘、小儿百日咳等的鹭鸶咳丸;治疗咳嗽、痰稠难咯的风痛安胶囊、克咳胶囊等,也可以在辨证的基础上进行选择应用。服用中成药2~3天症状无缓解者,应及时去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