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贴作用是什么?
药物直接作用在患处,起效迅速! 把药物敷贴在病变局部上,通过皮肤渗入穴位、经脉,通过经络的传导和发散,直达病所,发挥药物的功效。 例如关节腔内注射,它是将药物直接注射到病损部位,其起效快,疗效确切,常用于疼痛急性发作时改善症状以及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再比如中药封包疗法,是将中药水煎浓缩后,用毛巾包裹热敷于病变局部,起到疏风散寒、解肌通络、温经止痛的作用。还有超微中药外敷,是把药物加工成超微粒剂型,更便于药物的吸收利用;而且现代科技能够对药物进行定向释放,让药物作用更精准。这些给药方式都能够达到“直抵病灶”的效果。
中医还会根据患者的不同体质、不同时期的病情变化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更好更快地恢复健康。 比如痛风发作期患者血尿酸高,中医会通过熏蒸的方式减少尿酸结晶形成,减轻关节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再如慢性劳损性疾病,中医会通过按摩推拿等方式放松肌肉,解除肌肉僵硬,酸痛,促进血液流通,从而缓解症状。
在中医院经常会碰到这样的场景,有些小孩或者老人手上盖着一块黑乎乎的纱布,一闻还有一股刺鼻的“臭味”。那这是干什么呢?就是我们中医常说的“发泡疗法”,在《神农本草经》和《大戴礼》中也有关于发泡剂的记载,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敷贴作用广泛
敷贴是根据中医循经辨证的理论,运用药物对皮肤进行刺激,激发经络、气血功能,调动机体的抗病能力,达到扶正祛邪、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散寒逐痰、消肿止痛、疏风解表为目的的绿色外治方法,可起到“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的功效,广泛应用于呼吸、消化、皮肤、疼痛、妇科、儿科等十几个科系的多种疑难和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胃炎、慢性腹泻、顽固性湿疹、神经性皮炎、强直性脊柱炎、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痛经、顽固性嗝气、顽固性痤疮(青春痘)、泄泻、遗尿(尿床)等。
儿童是适应症范围最广的群体
由于小儿具有“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腑娇嫩、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生机旺盛、向愈力强、预后较好”等特点,所以是外治疗法最理想的适应症群,常见的有消积膏、化痰膏、拔肠蛊、暖脐膏、固肠膏、乌金散、回阳救逆散、生肌散、阳和解凝膏、脐补膏、脐安散、脐舒散等等。可起到消食导滞、通腑泻热、清热散结、清热化痰、温经散寒、收敛固涩、回阳救逆、消肿生肌、补气健脾、疏肝理气、温肾健脾之功,对小儿疳积、肠系淋巴结炎、包皮过长、腹痛、腹泻、呕吐、黄疸、反复呼吸道感染、功能性便秘、功能性腹泻、脑瘫康复、遗尿、包茎、包皮过长、功能性遗尿等有很好的疗效。
耳穴压豆疗效好
把光滑的王不留行籽粘在涂有医用胶布的医用橡皮膏上,然后贴压在耳廓的适当穴位上,再轻轻按压数分钟,便会对脏腑起到通经活络、调和阴阳、止病祛邪的作用。一般成人在每次贴压后,应至少贴压1-3天,期间也可在贴压时用手指按压,每次每穴2分钟左右;1周岁至青春期患者贴压2-6小时即可。耳穴压豆一般不需禁忌,但也不宜长期持续贴压在同一个耳穴上。耳穴压豆适应症非常之广,比如:消化不良、胃炎、厌食症、性功能障碍、遗精、月经不调、痛经、乳腺增生、肌瘤、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泌尿系结石、亚健康调理、面神经麻痹、神经衰弱、高脂血症、高血压、失眠、夜尿频多、盗汗自汗、肥胖、慢性胃炎、急慢性阑尾炎、过敏性结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颈椎病、腰突症、网球肘、腰肌劳损、强直性脊柱炎、坐骨神经痛、各种关节痛、肩周炎、带状疱疹、各种泌尿系炎症、急慢性鼻炎、急慢性咽炎、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慢性中耳炎、神经性耳鸣、眩晕、荨麻疹、湿疹、皮炎、青春痘、皮肤瘙痒症、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各类肺炎、各类慢性咳嗽、百日咳、肥胖、糖尿病、单纯性高脂血症、高血糖、高血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