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肠有没有副作用?

赖亮荣赖亮荣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灌肠是有一定的副作用的,但是都是暂时的、可逆的。 长时间大量灌肠可以导致肠道菌群失调、黏膜屏障功能减弱,加重腹泻。如果患者本身有结肠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或其他肿瘤,那么灌肠可能会使病变扩散或复发。 如果不是患有上述疾病的人,只是偶尔发生腹泻,通过严格的灌肠操作和及时清洗,一般不会造成太大危害。

如果是长期慢性腹泻的患者,灌肠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会更多一些。首先由于水分不断从体内丢失,患者会出现乏力、头晕、口渴的症状;其次由于消化液持续减少甚至缺乏,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第三,严重的腹泻会导致身体脱水(体内水量不足),如果无法及时调整,可能会危及生命。 尽管存在一定的风险,但一般情况下,这些危害都是可以避免的。对于普通人来讲,只要遵循医嘱,注意操作方式和安全事项,就可以将风险降到最低。

1.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灌肠,不要自行购买家用灌肠设备进行操作。

2.做好清洁工作。在准备实施灌肠之前,病人应当排空大小便,更换清洁的内裤。护士会认真消毒患者肛门及其周围,患者需配合护士摆好体位,保证充分清洁消毒,减少不良刺激。 在完成灌肠之后,患者需保持姿势30分钟以上,以便药液在肠内能停留足够的时间,充分发挥药效。随后,患者需要多喝水,加速药物在体内的代谢,缩短毒副作用的时间。

候瑶蕾候瑶蕾优质答主

目前临床应用的灌肠液有泻下灌肠液和度数较高的药液,前者常用的有生理盐水、甘油和水、皂水及煤酚皂(来苏儿)等,主要通过高渗、刺激使肠道的分泌和蠕动增加,以达到通便的目的;后者常有高渗液状石蜡和50%硫酸镁等,通过灌入的液体不被肠道吸收而将粪便带出。一般而言,短期使用泻下灌肠剂,或度数较高的药液灌肠,对身体是没有什么不良影响的,但是如果长期或不正确使用灌肠剂,则会出现一些副作用。

1、形成肠道功能障碍:肠道对排便是具有反射功能的,正常排便要有足够粪便同时要收到刺激才会产生排便的欲望,而且有规律的排便可建立良好的排便反射。而灌肠剂刺激肠粘膜或直接作用于肠神经系统后,能使肠道的运动功能亢进而致泻,长期使用则可能破坏正常的排便反射和紊乱正常的肠道运动功能,从而导致自主排便困难,甚至形成习惯性泻。而且,一般肠道泻剂只能作用于大肠,所以只能帮助排出大肠内容物,而对结肠上段及小肠内的粪便没有作用,所以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减少是很常见的情况。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