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奶药有什么作用?
回奶药是指通过药物的作用,使乳汁分泌减少的药物。常用的有雌激素、孕激素及单方丙酮酸类衍生物。这些药物可以通过抑制催乳素的功能,减少乳汁分泌量;还可以通过间接刺激垂体前叶,减少泌乳素分泌,从而起到回奶的效果[1]。 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是醋酸甲羟孕酮(甲孕酮)和溴隐亭。对乳房痛、结块等不适症状的缓解也有一定效果。 用法:通常每天服用50-300mg,连续服药5-7天。部分患者停药后,可有乳汁继续排泄,此时可不必加服回奶针以巩固疗效。 对于因哺乳时间过长造成的回奶困难的患者,可以先应用回奶针,再结合口服药物来进行综合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服用回奶药期间,不宜同时服用阿司匹林、维生素B族等药物。并且应注意避免摄入过量含碘食物,如海带、紫菜等,以防甲状腺功能减退。 对药物敏感的患者在服药后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一般不需要处理即可自行消退。 如果不良反应较为严重,可以暂时停止用药,待身体适应后再继续服用。 对于哺乳期女性,一般不建议长期使用这类药物,以防对宝宝产生不良的影响[2-4]。
回奶药的出现,让拥有母乳的妈妈们开始动摇,甚至直接放弃母乳喂养,转而选择奶粉。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很遗憾的事情。母乳对于宝宝的健康发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增加宝宝的免疫力,而且越是开始的喂养,母乳中含有的抗体等物质越多。那么,回奶药究竟是什么?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回奶药。回奶药其实属于中药的一种,一般多采用生麦芽,炒麦芽,生南星,炒南星等中草药泡制而成。中药都讲究药性,有些中药药性温和可以煎服,有些中药药性烈度较大可以用酒泡,因此,回奶药多以酒剂制成,服用时用开水冲服,在喝完后还可以在麦芽汁中浸泡2-3天左右。
回奶药的作用
主要就是用来回奶,回奶药一般多用于产后没有奶或者少奶,不想再继续哺乳,又或者由于某些原因不得不终止哺乳的女性。它在使用几天之后,奶水便会减少,再继续服用的话,奶水渐渐变得粘稠,并且减少直至停止。有些妈妈在服用了回奶药之后,感觉乳房变软,疼痛的感觉也没有那么明显,所以会误以为是乳汁开始回流,实际上,是因为回奶药有退炎的功效,乳腺管收到抑制变小,所以才会出现变软甚至不胀奶的感觉,实际上,这都是回奶药的表现。而且,这样的情况出现,母乳再想要再重新回流,恢复如初会特别困难。并且会影响以后的乳房发育,导致乳房逐渐变得松弛,甚至下垂。
另外,回奶药的用法用量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切不可自己盲自治,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一般多为15-30g每日,分两次服用,连用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