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有红什么作用?

桑梓浩桑梓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也有同样的疑问,看《红楼梦》里宝钗劝宝玉读书的话时,提到“女孩儿家,不富丽而不失端庄”,觉得很有道理;再看她给黛玉、湘云等吃的人参健脾丸,说是“滋补”的话,又觉很可笑。 因此我想了两种解释:

1.“红”是形容词,形容中药的颜色,如“白”一样。那么“红”就是指含有血色或红色素的中药,如当归、川芎、赤芍等。这些药物在刺激血液循环方面的作用是很有效的。所以“红”可以理解为富有营养,能滋润皮肤,有补血活血的作用。 所以比如治疗血虚导致的月经量少,可以用当归、白芍、熟地黄等养血调经的药物;而治疗出血,比如崩漏,可以使用赤芍、川牛膝、丹参等活血化瘀止血的药。

2.“红”是动词,是指“用红色的颜料把东西染成红色”的意思(引自《现代汉语词典》)。这样理解就很好笑了,就像“染色”、“著色”一样,中药里面有些成分本身是有颜色的,所以可以在制作过程中被“染成红色”,但这些颜色并不表示它们就是红色素。如果真要这么理解,那大概也是指这些药物的提取物中含有某种染色剂,能够使物体呈现鲜艳的红色。 但是这样做显然不合适,因为这样的“红”就不是“富有营养”“滋润”的意思了,而只是“表面装饰”的意思。这就像“红烧鱼”中的“烧”字,其实指的是“烟熏”的意思,只是表达方法不同而已。 所以我看还是第一种理解比较妥当。不过总觉得曹雪芹用词也太精确了点…

佟珍菲佟珍菲优质答主

在一些中成药中,经常会见到“某药酒”或“某药酊”。“药酒”与“药酊”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实际意义是不相同的。

“药酒”这一名称来源于药剂学,“药酒”,主要剂型名,在应用某种有效中药成分时,将此浸在一定度数的白酒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让白酒浸出此有效成分而得其效,即成某药酒,如蟾酥酒、穿山甲酒等。过去外用红药水的红颜色就是应用了有收敛作用的汞制剂红粉即轻粉,浸于水中而成的,红药水具有消炎、杀菌、止血作用。

“药酊”的“酊”,本意是指鲜明、鲜盛等,也指一种颜色,所以“药酊”的名称与“红药水”的颜色、浓度、鲜盛性等有密切关系。过去酊剂用乙醇浸出(非白酒浸出),浓度为5%-20%,但目前多数中型医书对酊剂定义已改为:用浸出或溶解的方法,用规定浓度的乙醇制备的药剂。一般浓度达50%,主要用作皮肤消毒。外用红药水就是使用浓度大(50%)的乙醇,浸出汞的化合物而成,目前临床多用紫药水或双氧水已逐步代替红药水外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