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婴儿可以洗澡吗?

占月雨占月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秋季雨水多,天气反复无常,白天黑夜温差大,稍不注意,就有患病的可能,尤其是婴幼儿,因此,人们习惯地把立秋叫做“百病之源”。其实,这是人们对立秋的误解。每年8月,中旬以后,按照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的标准,很多地方都已达到了气象意义上的秋季。随着太阳高度角的日渐低下,日照时间的日益缩短,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地面气温逐步走低。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中伏”。中伏过后,酷夏将回临其位,立秋后仍有“秋老虎”袭来,此后一段时间,白天气温仍然居高不下,而夜间气温则逐渐降低。此时人体出汗较多,消耗很大,人身体的各个系统和器官也开始进入疲劳状态,很多疾病容易在此时发作或复发。

尽管如此,立秋后的洗浴问题,还要看宝宝的具体情况来定。若宝宝的健康状况良好,无腹泻、湿疮、冻疮等疾病发生,且家庭中又无传染病患者,就可以洗澡,否则暂时先不要洗澡。如果宝宝能够洗澡,须注意下面的五个方面。

一是水温要适中。秋季洗浴的水温在38℃左右为宜。过高,容易烫伤,而且易发生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血流增加,回心血量增多,加重心脏负担,还可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同时全身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血流增加,而消化道血液供应相对减少,可影响消化功能,并可能引起消化不良。水温过低,特别是冷水浴,初秋尚可进行,晚秋则要慎用。如果在宝宝有饭后1小时内,或空腹、饥饿、困乏时则不宜进行。另外,对患有心脏病、高血压、低血、急性咽喉炎、恶性疟疾的宝宝也不适用。

二是洗浴的次数要适度。一般每周1—2次为宜,不要过于频繁。人皮肤表面有一层油脂,可以保护皮肤,如果洗澡过于频繁,就会把这层油脂洗掉,会使皮肤得不到这层油脂的保护而引起损伤,易患冻疮、湿疮等。同时也会使皮肤表面的正常菌群发生紊乱,引起疖肿等疾病。

三是洗浴的时间要短暂。洗澡时间以20分钟为宜。如果宝宝身体过于肥胖,或洗浴后发生头晕、恶心、乏力等,应适当缩短。否则,会因洗浴时间过长,在闷热的澡盆中缺氧而发生意外。另外,洗澡时间过长,也易使皮肤血管长时间扩张,引起皮肤充血加重,而全身其他部位相应血液供应减少,影响其他内脏器官血液供应,发生胃肠消化功能的下降和心脏供血的减少,严重者可发生恶心、呕吐、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此外,洗澡时间长,还十分容易使清洁剂在皮肤上未能冲洗干净,而发生毛囊的阻塞,引起毛囊炎。

四是洗浴的环境要舒适。秋季洗浴,室内温度最好在24℃以上,以防宝宝洗澡时着凉。风力较大和阴沉天洗浴更要注意室内的保暖。另外,洗完后要马上穿好衣服,防止宝宝在出浴后由于温差较大而受到凉气的骤然刺激,发生伤风感冒。洗澡时,室内光线也不可过暗,以免发生意外。

五是肥皂的选择和使用要合适。肥皂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钠盐,含有一定的碱性,对人体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尤其是婴幼儿的新陈代谢十分旺盛,汗腺、皮脂腺分泌也很活跃,如果常用肥皂洗澡,就会把皮肤表面的油脂洗掉,使皮肤的防御机能遭到破坏,使皮肤易受细菌的侵害而发生皮肤损伤。一般宝宝洗澡可不用肥皂,或用刺激性很小的高级肥皂。从预防湿疮和冻疮等皮肤病考虑,宝宝洗澡也最好不用肥皂。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