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耳朵黄怎么回事?

阮礽聪阮礽聪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医学认为,小儿脾常不足,若在日常饮食中摄入的营养物质超过了脾胃的运化能力,营养物质就会在体内聚集,而耳垂上出现青筋、瘀斑、瘀点,中医上讲多为湿痰瘀内蕴。尤其是耳垂出现青筋,为脾虚痰湿征象,中医师称为“耳标”,中医上讲脾为先天之本,主管化生气血津液及运化水谷,脾虚则气血生成不足,瘀于耳尖形成“耳标”,是正气不足的征象,一般在该类小儿患病后治疗时间较长且较难治愈。而当小儿患病后,邪气较盛,将气血郁于肌肤则“耳标”消失。所以在日常观察过程中正常儿耳垂上可见青筋、瘀斑、瘀点,而患病婴幼儿耳垂上青筋、瘀斑、瘀点消失皆为气血两亏、正气不足等,可使用一些调理脾虚的中药如党参、茯苓、陈皮、炒薏仁、山药等。

对于耳垂上可见青筋、瘀斑、瘀点的小儿,注意饮食忌食肥甘厚味之品,勿过量进食补品,忌食极冷食物,少食生冷食物,慎防腹泻而导致脾胃损伤。在治疗上以健脾化痰、祛瘀通络为主,常用方为四君子汤加减:常用党参10g、茯苓10g、炒白术6g、陈皮6g、炒薏仁15g、当归10g、丹参10g、川芎5g、山药15g、乌药6g、桔梗6g、甘草6g。若痰浊较盛加制南星6g、百部10g;瘀滞较重加丹皮10g、赤芍15g、桃仁10g、红花10g。方中党参、茯苓、炒白术、山药、甘草、乌药、山楂、炒薏仁、陈皮为健脾化痰之品,丹参、当归、川芎行气活血祛瘀通络通脉,桔梗载药上行,丹皮、赤芍凉血散瘀,桃仁、红花化瘀止痛,制南星、百部化痰止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