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月宝宝不怎么吃奶?
1. 饥饿性拒食:婴儿饥饿时,会出现哭闹、手捻口唇等寻找食物的行为,这时给予喂奶,婴儿会迅速而愉快地吸吮;当吃饱后,又会出现满足的入睡状态。如果此时突然离开乳头和奶头,则会引起婴儿的哭闹,这就是所谓的“饥饿性拒乳”或“饥饿性啼哭”。因此,对于这种情况应及时哺乳。有些家长误以为孩子是在“闹情绪”“故意捣乱”而不予理睬,造成拒乳、拒食现象加重。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和方法,往往会造成不良后果。 如果母亲在哺乳期间发生了暂时性的食欲低下,也可导致哺乳期婴儿的生理性厌乳期而出现暂时的拒乳与拒食表现。
2. 不适性轻度和中度的口腔炎症是引起婴幼儿哺乳时不愿继续吞咽的主要因素之一,主要表现为哺乳过程中或哺乳后出现短暂的烦躁不安甚至哭闹的现象(尤其是夜间)。其原因是由于疼痛使小儿不愿继续哺乳,同时,这种疼痛也会对母乳的需求产生一定的影响。 对于这类原因引起的哺乳困难,父母首先应仔细观察婴儿口腔有无红肿、糜烂等症状,如存在牙髓炎等疾病也应积极治疗。另外,平时应注意保持婴幼
儿口腔卫生,每次哺乳后最好用温开水将乳汁漱出,以防淤积成为细菌滋生的场所。如果是哺乳姿势不当所致的不适感也需及时调整。一般经过上述处理均可逐步好转。
3. 依恋性哺乳期间,母亲在婴儿饥饿时及时哺乳并与婴儿进行眼神及语言交流,可使婴儿从心理上认识到母亲为其提供的奶水就是“最好的食物”,进而形成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和行为依赖。所以,一旦婴儿形成依恋,则无论何种情况下均不会轻易拒绝母亲的哺乳行为。反之,如果频繁更换喂养者,就会给婴儿带来很大的焦虑感。断奶期以及断奶后的饮食不协调也会影响母乳喂养期的依恋关系发展。
4. 条件反射性这是指婴儿因受到某种外界刺激,而在心理上形成了不接受或不愿意接受某种食物的反应形式。比如,当婴儿处于极度疲劳状态时会拒乳或者拒食,这是因为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而不能接受来自肠胃的饥饿信息所至;再如,一些幼儿常以“不吃某某东西就不睡/不下床/不洗澡/不出去玩”为手段威胁大人就范。这些都是典型的以非进食为目的的条件反射性行为模式。 对以上情况的处理可参考本文后面的方法和建议。但是有一点应该强调一下:千万不要试图通过强制性的方法来纠正儿童的不当行为(例如,强迫喂食等方式),否则不但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会使其更加顽固和难以纠正。总之,正确的做法是:耐心细致地进行科学引导和教育工作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