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月宝宝不怎么吃?
十个月宝宝不吃东西,有可能是缺乏微量元素引起的,尤其是缺铁和锌,会出现食欲下降的情况,可以带宝宝去医院化验一下微量元素,如果缺钙也可以出现食欲不振,还有肚子不舒服,比如腹胀,消化不良,都可以导致孩子食量明显下降。需要及时给予治疗调理。 另外还有可能是疾病因素导致的,需要仔细观察宝宝的其他症状,必要的时候需要带宝宝去医院就诊,化验血液生化全项,看一看是否有炎症,同时注意宝宝的体温变化。
此外还要注意一下饮食习惯的问题,如果平时总是给宝宝吃流食或半流食,突然增加固体食物,也会造成宝宝不适,出现呕吐或者不愿意吃的情况,这时候要注意适当放慢添加辅食的速度,让宝宝的肠胃功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总之引起宝宝不吃东西的原因比较多,需要结合具体临床表现、伴随症状以及完善相关检查来明确诊断后,再给予对应的处理措施。
影响宝宝辅食添加的因素
在宝宝添加辅食的过程中,有些妈妈发现孩子今天对这食物很感兴趣,吃得很高兴,吃得也很多,但过几天又不太喜欢吃这种食物了,尤其是用鱼、肉做的泥,有的宝宝喜欢吃,但有的宝宝很反感。宝宝的这种对辅食爱憎不分的现象是正常的,是宝宝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是因为宝宝的味觉发育经过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3-5个月的宝宝,对酸味不敏感,喜欢苦味和甜味。此阶段的宝宝以奶为主食,不需要添加任何辅食。
第二阶段:6-12个月的宝宝,对酸味敏感,而且也很喜欢酸味食物,但不喜欢苦味食物和咸味食物,尤其对鱼肉的泥不感兴趣。此阶段应训练宝宝吃辅食,食物除米粉、果泥外,还应有鱼、肉、蛋黄等动物性食物,虽然宝宝可能对这些食物不太感兴趣,但也要经常地喂,逐渐让宝宝适应并喜欢吃。
第三阶段:12个月以后的宝宝开始喜欢吃咸味食物了。说明宝宝生长过程中对营养成分的需要开始发生变化。虽然宝宝已长出几颗牙,但他仍无法磨碎固体食物,仍需要将食物制成泥状、末状,食物除了动物性食物外,蔬菜、水果和鱼、肉等也都要经常地吃。
由上可见,6-12个月的宝宝不适应鱼、肉等食物是正常的,此时应多喂宝宝吃些适合他的食物,但也要经常给他喂些鱼、肉等食物,目的是为了让他逐渐喜欢这些食物。
从宝宝的味觉发育和科学喂养角度来讲,如果某食物是宝宝必须吃的,而且对他的生长发育也很重要的时候,即使宝宝哭着不吃,也要坚持喂,待宝宝逐渐喜欢后再放松一些。如果辅食味道过浓,如加了较多的盐和糖,使宝宝对该味道形成了依赖,一旦喂比较清淡的食物时,宝宝就会有味觉上的不适应而拒绝吃,当这种习惯养成之后就很难纠正了。另外,如果宝宝不喜欢吃某食物时,妈妈表现出失望、生气的样子会让宝宝有紧张和压力感,而产生条件反射,认为吃这种食物时会引起大人的不满,而拒绝吃这种食物。因此,当宝宝不肯吃辅食时,妈妈首先要保持平静,分析一下原因,尽量从科学喂养的角度去帮助宝宝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