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的副作用有哪些?
目前,国内批准上市的防风制剂有注射剂(粉针剂、水针剂)和糖浆剂两种剂型;国外仅批准水针剂用于治疗儿童特发性鼻炎。 其不良反应主要为注射部位轻微刺激症状,如发红、发痒等,少数患者偶有恶心、呕吐、头晕、胸闷等症状,一般可自行缓解。尚有报道以下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 本品可致过敏样反应,轻者为药物热、荨麻疹,重者出现过敏性休克。据报道,使用本品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临床表现除类似过敏性休克症状外,还出现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紫绀、喉头水肿、窒息感、吞咽困难、声音嘶哑以及抽搐等。对本品过敏者,不宜应用。
2.消化道反应 食欲减退、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大剂量服药时可发生胃肠出血。
3.神经精神症状 嗜睡、抑郁、情绪不稳定、失眠及幻觉等。但临床报道发生率不高。 4.其他 发热、皮肤瘙痒、皮疹、肝肾功能异常等。其中肝损害表现为血清转氨酶升高,肾功能受损可见蛋白尿或血尿。
5.特殊人群用药的注意事项 (1)孕妇禁用。 (2)由于新生儿肝脏解毒功能不全,肾脏排泄功能差,故新生儿禁用本品。
中医上,防风可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止泻,主要用于治疗肠炎、菌痢、周身瘙痒的带状孢疹、破伤风,是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的常见中药。鲜为医患所知的是,个别患者却对防风高度过敏。
前不久,80岁的汪大伯因感冒合并支气管炎在当地医院治疗,在静脉滴注含有防风注射液的中药后,刚过5分钟,汪大伯就出现了呼吸困难、心慌、恶心、上腹部疼痛等症状,当地医院立即终止输液,进行抗过敏、吸氧等治疗,很快症状就缓解了。次日,汪大伯继续输液治疗,又再次发生同样症状,不得不住院治疗。
据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药剂科陈艳副主任医师介绍,汪大伯对中药成分防风高度过敏,是典型的防风过敏反应。陈艳说,近年来,有关防风注射液引起过敏反应的报道时有出现。据报道,防风引起过敏反应的机制,可能是防风在体内经某种酶分解后产生致敏物质,与机体结合后致机体致敏,在再次接触防风有效成分后,发生抗原抗体反应,产生组胺等生物活性物质,使机体平滑肌痉挛和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导致过敏反应发生。她提醒,对防风过敏者应禁止使用,使用防风要严格控制剂量、浓度及输注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