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的副作用是什么?
金银花又名忍冬、银花、金樱子,为双子叶植物药木犀科植物忍冬的干燥嫩枝和花序。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效。多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引起的感冒、头痛身痛、咽喉肿痛、咳嗽咯痰;痈肿疔疮;毒蛇咬伤。 《本草纲目》载:“金银花,主治一切热症。” 现代研究表明,金银花含多糖类成分,具有抗病毒、抗炎、杀菌作用。其中多糖类的含量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能够被酶降解成单糖或者寡糖,因此可溶性多糖类成分有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另外,从金银花中还分离得到氨基酸、绿原酸、香草酰乙酸等有效成分。这些物质都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杀灭细菌的功能,可用于治疗各种炎症反应。
目前对金银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抗菌消炎的功效上,有关其不良反应的报道则较少见。不过,对于体质虚弱的人(如小儿、老人)以及患有慢性咽炎、扁桃体炎、胃炎、结肠炎的病人还是要尽量慎用,以免产生不良后果。
金银花用于治疗热病初期的发热、心烦等,或者用于治疗疖子、痱子,都是很好的药。它性味甘寒,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作用,常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初起以及热毒引起的痈肿疔疮和热疖等,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肺炎、细菌性痢疾及痈、疖肿毒。
因其清热解毒之力较强,又具有利尿通淋的作用,因此对下焦湿热所致的淋证也有较好的疗效。可以单用,也可与连翘、甘草等配伍使用;治疗下焦湿热所致之小便短赤、淋沥涩痛,常与篇蓄、瞿麦等药配伍。
金银花药性寒凉,非由外感热邪、风热或其他热毒引起病痛者不可滥用,孕妇也不宜用。有研究表明,服用过大剂量的金银花,可以引起粒性白细胞减少。
通常服用金银花煎剂,每日的用量在15-30克。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在喝金银花时会感到胃部不适,因此应该酌情减少用量,最好在饭后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