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血稠是什么原因?
小儿之所以出现血液粘稠度增高,常常与不当的膳食结构有关。据分析,患儿中80%以上有偏食现象,喜欢吃肉,少吃或基本不吃青菜。有的孩子每天只喝1~2杯牛奶或很少喝水。此外,也与孩子活动少有关。现在不少孩子缺乏必要的户外活动,每天大部分时间用于学习或看电视机。
人体血液的主要成分是血浆和血细胞,血浆中90%以上是水。如果饮水不足,血液中水分减少,细胞和血浆成分比正常情况浓缩,血细胞数量并不少,因此血液粘稠度就会增加。
血粘度增高可引起脑动脉硬化,使流经血管的血液量减少,影响脑组织的正常代谢,出现脑供血、供氧不足。脑供血不足可使脑组织缺血、缺氧,产生头晕、头痛、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这与血管性头痛和老年性痴呆症的发病原因非常相似。从理论上讲,小儿发生血管性头痛和老年性痴呆的危险性是增高的,但要实际发生上述疾病则需要其他一些促发因素。
从目前情况分析,小儿血粘度增高尚不会引起较为严重的脑血管并发症,但应当采取积极措施,使血液粘度恢复到正常水平。一旦发现孩子有经常性不明原因的头痛,应到医院检查血液粘稠度,根据检查结果请医生处理。同时应该注意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避免偏食,适当多饮水,尤其是活动量较大的患儿。增加活动量也能有效降低血液粘稠度,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