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有几个小时?
1、“一月”是一个时间单位,而不是一个时间计量单位(即不是“时”的计量单位) 2、因为一日=12时辰/时=24时;一月=30日=360“辰”(五音六律之数) 所以 一月有360时辰(古时计时的一个单位为时辰,一昼夜共10时辰) 因为一昼夜是24小时,所以一小时等于十二时辰,一天有二十四个小时,一月有三百六十天.那么三 六十除于三十等于十日 二十四除以十日等于二
也就是说一月大约两天多一点,一小时约十二个时辰!
古代一昼夜为100刻,“刻”叫“漏刻”,用木制的壶来计时,壶中装有水,壶上有两个洞,壶里的水经过这两个洞流出,壶中就逐渐低了下去,壶中的水面降至哪里便代表当时的时间应该是几点钟了。 由于水流入洞的速度不一样,所以在每个时刻都有不同的水位线,人们通过观察这些变化就可以知道当前的时间。
把一个整圆分成一百等份,每一份叫做一“刻”,也就是现在的十分钟,可见一刻有多短了。
我国古代的记时方法除了用滴漏计时外,还有依据太阳运行的情况制定的所谓"十二辰"记时法。这种方法是以夜半作为一天的开始,然后按照子(凌晨一点至三点)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顺序,依次记录太阳由东方升起而到西方下落的整个过程。这样,从夜半起到日出这段短暂的时间里就叫平旦。
这种以日中之时(中午)作为起点的十二时辰记时法和近代使用的十二时辰记时法大体相当,只是它没有把一夜平均分为十二时辰,而是把一夜分作子、丑、寅、...十、酉、戍、亥十八段,每段各相当于现今的一个小时左右。 在现代生活中,很少有人使用古代的这种记时方法了,但是我国的民俗艺术却还保留了它的许多痕迹,如我国民间流行的年画、剪纸、泥塑、木雕和剪纸等工艺美术品里都或多或少地留下了一些这样的印记。而且由于它们往往被印成明信片、邮票或图案,因而更被现代人所熟悉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