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芪有什么副作用?
黄芪是临床上常用的补气药,素有“小人参”之称。临床多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气血亏虚等疾病。由于黄芪的补益作用比较平和,又无温燥上火之弊,故备受医家青睐,常入煎剂或炖汤服用;亦可单独泡酒饮用。但近年来,有人提出不宜长期服用黄芪,认为长期服用可能有副作用,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中医历代文献中对黄芪的不良反应早有记载,如《本草备要》中指出:“阴虚火旺者禁用”;《得配本草》中也指出:“胃热痈肿,血燥生风,阴虚发热,正虚邪实之人,皆禁用”“若患流注疮毒,用此补剂,其毒必不消减。” 随着现代药理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除了传统的不良反应外,长期服用黄芪还可能带来新的危害。
1.对血糖有不利影响:研究者给患有糖尿病的大鼠长期服用黄芪注射液(2mg/kg),结果表明黄芪可能通过抑制胰岛素分泌和降低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而使糖代谢发生紊乱,导致糖尿病病情加重。
2.导致尿酸升高:有研究显示,大剂量黄芪(30g/d)连续给药4周后可引起血清尿酸明显升高。
3.导致肾功能损伤:给予家兔大量注射黄芪提取物后,发现肾小球滤过率及血清肌酐明显升高,提示黄芪可能通过影响肾脏功能而引发毒副作用。 对于上述人群来说,还是建议不要过量服用黄芪,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此外需注意,在服用黄芪期间,应尽量少吃生冷食物,勿饮浓茶,以免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和药物效用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