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组胺药有什么副作用?
第一,我们得先知道抗组胺药物的作用机理 组胺是由组胺神经元从细胞内释放出来的,再与组胺受体结合产生一系列反应,从而影响细胞代谢,导致组织的炎症病变。而抗组胺药物是通过抑制组胺与其受体的结合,阻断组胺的作用,起到抑制过敏反应的效果的。 所以使用抗组胺药物的副作用也是来自组胺受体阻断的结果。
第二,常见的抗组胺药物的副作用有哪些? 根据作用机理的不同,目前常用的抗组胺药物可分为H1受体拮抗剂和H2受体拮抗剂。其中H1受体拮抗剂有赛庚啶、氯苯那敏(扑尔敏)、酮替芬等;H2受体拮抗剂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而在临床实践中使用的抗组胺药物多为组合包装,比如西咪替丁-甲氰咪胍、雷尼替丁-甲氰咪胍等。这些药物都是通过抑制组胺受体起作用,因此可能会产生的副作用也有相似之处,较为常见的是:
1. 神经功能方面的副作用,比较轻的话可能会有头疼、头晕、乏力、睡眠欠佳等情况出现;重度的话则可能有嗜睡、共济失调、意识模糊、言语不清甚至抽搐发作。
2. 消化系统方面,较为轻微的可能有恶心、呕吐、腹泻;严重的可能有消化道出血、肝脏功能的损害。
3. 心血管系统方面,较轻微的可能有胸闷、气短;严重的可能有心律失常、血压升高或降低、休克。
4. 对皮肤的影响,较轻微的可能有荨麻疹或药疹;厉害的可能有瘙痒、皮肤干燥、皮疹、渗出等。
5. 其他方面还包括对肌肉骨骼的影响(疼痛、关节僵硬),对肾和膀胱的影响(尿液滞留、肾功能不全)等。
上述内容中提到的“等”其实指的就是抗组胺药物不良反应的共性,也就是在使用抗组胺药物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很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副作用。不过也需要注意,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发生各种副作用,而且发生程度也会因人而异。
第三,出现副作用后该怎么办? 如果出现了副反应,首先不要惊慌,应仔细观察反应的变化,特别是要注意症状有无减轻;其次,应及时告知医生,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出处置的决定。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由于不同的药物对组胺受体的亲和力不同,以及个体的差异性,同一个病人对不同药物的反应有可能不一样,应该慎重对待药物交换及联合用药的问题。如果服用某种药物后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副作用,为了安全起见,在更换药物的同时应遵医嘱进行对症处理,以免再次出现类似的药物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