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田有什么作用?

子振玉子振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丹田,这个概念是古人发明的,他们借助经络系统来研究人体内气机的运行路线和功能状态,并认为气的源头——丹田,是人体内气体产生的根源。 在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对“丹田”就有两种记载,分别是: “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中焦指上腹部,也就是胃、肝、胆等器官所在部位;三焦指的是腹腔中腹部的总称,是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 可以理解为:中焦吸收了食物的营养变成血液,这些营养通过经络系统输送到全身各处;下焦(小腹部)的尿液和其他废物由此排出。 而丹田所处的位置正是神阙穴,位于脐中部,又称神阙。

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人体体内确有“气”的存在,而且也有循行线路。 1987年,科学家首次用现代仪器探测到了“气”的存在。美国人首先发现了“气”在体内的确切存在位置,并在解剖尸体时看到了由神阙向外延伸的一条带状区域,称之为“能量场带”。

199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又发表了关于“能量场带”的重要论文,阐述了这一发现。 其实,古代中医文献中早已发现了“能量场带”的存在,如明朝李时珍所著的《奇经八脉考》中记载:“冲为气血之海”,将冲脉与“能量场带”相对应。 可见,“能量场带”即古人所说的“冲脉”或“血海”。

目前比较公认的是,这条带状的区域就是中医所讲的气街,也是现代医学所谓的“能量场带”。 这条带状的区域之所以被称为气街,是因为这里面布满了经络穴位,是气机升降的通道,也是元气流动的途径。从这一点说,古代医书说的“丹田”,其实就是指的这个区域。

还有很多经典古籍中都提到了一个名为“气海”的地方,其实,此处所指的部位也正是丹田,只不过现在多称为“气海穴”。 关于气海之名,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气海督脉》中有所解释:“气海者,关元也……元气之所聚,故曰气海。” 古代的丹田和现在的穴位名称是一样的,并没有改变,只是其理论体系被现代医学取代了。

至于很多武术书籍中所讲的丹田之气,多指肌肉力量,这种力量来源于长期练习导致的生理反应。但无论哪种功法,都要以正确的姿势为基础,否则,练错了反而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盛小凡盛小凡优质答主

丹田是中医和武术气功中的一个学说名词,在人体下腹部的三焦俞周围或脊柱尾闾端(称尾闾丹田),是练功者想象运使真气的中枢,认为聚集在丹田内的真气充沛,可以发挥全身的潜能,延年益寿。中医认为丹田有“升举下陷”之功。

丹田之说最早见于东晋时期的《养性延命录》。后世武术家将腹腔三焦所在的下焦部位称作下丹田,认为是人体元气发生和聚汇之所在,是贮藏人体真气的仓库。通过丹田发力,把人体气血贯通,用意结合气,促使真气,充到丹田,达到强身的功效。

在中医理论中,丹田有“升举下陷”之功。在中医治疗下焦中气不足导致的中度子宫脱垂、功能性子宫出血、尿潴留等疾病中,往往需要引导患者将腹式呼吸降至丹田,或在施治时刺激患者丹田,以激发“元气”、扶助中气、升举下陷,从而起到固摄提托的作用,达到治疗目的。

因此,丹田并非人体解剖实体,只是中医和武术气功中行气的学说名词,在下焦三焦俞周围或尾闾端,是练功者想象运使真气的中枢。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