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的原理作用?

凌熙权凌熙权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要谈“机制”,就要先说“经络”,因为现代科学只能观察到微观的穴位和宏观的经络现象,而中医所研究的经络则是基于整体观下的“经络系统”。 “经络系统”是由经脉、络脉(包括十二经别、奇经八脉)、穴位(包含特定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反应)组成的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而“腧穴”是经络系统中的“节点”,是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具有明确解剖标志的、可供检测的特异性反馈点。 穴位中既有外在的、可见的、可触知的体表标记;又有内在的不可见部分——存在于肌纤维间的“感觉器”,它接受外界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这种刺激信息通过内传输给大脑中枢相关部位,大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后,又通过各种方式来调整、控制人体的生理功能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各种信号在经络系统中传递、放大、整合,使得人体各脏腑组织得到充分调控。 可以说,经络系统是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而腧穴就是其中的“神经元”。

目前,关于“经络”的研究正处于不断深入阶段,其存在形式、本质结构以及具体作用都还有待进一步阐明。不过许多研究已经表明,经络系统不仅是客观存在的物理性结构,而且有着实际的功能。

已有不少实验证明,针刺可以影响经络系统的功能状态,进而改变机体生理生化过程。 比如,针刺可以调节胰岛素含量而改善糖尿病症状;

(《生物医学期刊》2012年3月刊) 比如,针刺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值; (《中国针灸》2014年57卷第6期) 比如,针刺能够减少脑损伤后的炎症反应,从而起到预防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8年第23卷第9期) 再比如,针刺可以影响肿瘤患者体内的免疫因子而起到预防或治疗肿瘤的作用等等。

这些研究结果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针灸的治疗效果及可能的作用机理。 虽然目前关于经络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很多理论尚未得到证实,但众多实验结果已显示出经络系统的显著功能性变化。

从现有证据来看,经络的理论必须符合生理学、病理学及药理学等方面的特征,应具有传递信息和调节功能的双向性等。也就是说,尽管目前的科研水平无法彻底阐明“经络”的本质,但它所发挥的一些功能却是可以通过现有仪器检测到的。 经络系统作为针灸最基础最重要的理论支柱之一,其真实存在的形式和具体作用仍有待更多的研究和验证。

甄庆菲甄庆菲优质答主

刺激作用。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强度内,刺激人体经络上的穴位,起到行气活血、祛寒除湿、通经达络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强身、美容养颜的目的。比如:用针灸来治疗由于气血不足、寒气内积而引起的痛经问题,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给人体适当的有力刺激使经络通畅,调整气血、温散寒气,从而防止痛经问题的出现。

疏通作用。如果人体有病,通过针灸刺激适当的穴位,可以疏通经络,使气血循环得以恢复正常,使疾病得到康复。比如:在针灸临床上可以使用疏通的方法治疗中风、呕吐、呃逆、腹胀、腹痛、小儿脐风等疾病。常用的疏通经络的穴位有曲池、足三里、三阴交、中极、昆仑等穴位。

扶正祛邪作用。在阴阳平衡理论指导下,使机体恢复其平衡状态,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如用补法可以补虚、用泻法就可以泻实等。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可以广泛的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疾病的治疗。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