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敷贴治疗有副作用吗?
首先,我要说一下自己对于核敷贴的治疗效果是抱有怀疑的。 因为我妈妈曾经因为甲状腺癌(滤泡癌)做过两次核敷贴的治疗。 第一次是2010年做的,当时是在上海中山医院做的,医生说这种疗法是一种新技术非常有效。 但是,在做了这个治疗后,医生随即建议做甲状腺全切,说因为滤泡癌容易复发,最好做完全切除。 于是,在2011年初,我的妈妈做了甲状腺全切。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从妈妈的颈部气管旁摘下了3个结节,其中一个呈砂粒样,另两个呈类圆形。 术后诊断,甲状腺癌(右叶结节型),桥本氏甲状腺炎(左叶结节型)。 第一次核敷贴治疗的病例报告是这样的: 这次治疗共放射碘198.5MBq,即60mCi,治疗结束后3个月,查血检发现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均明显升高,分别为1149U/ml和774U/ml;1年后复查这两项指标仍高于正常水平,分别达到1343U/ml和797U/ml。而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T3(FT3)及游离T4(FT4)一直在正常范围。提示治疗有效,但甲功未见明显受影响。 这次治疗的结果,让医生很满意。 但是,我妈妈在接受这次治疗后的半年,即2011年初,检查发现癌细胞复发了,很快出现全身骨转移。
第二次核敷贴的治疗在2011年末进行的,这时我母亲已经肝转移,身体非常虚弱。 医生再次给予同位素碘131治疗,剂量为74MBq。 这次的病例报告显示,因为我母亲当时的身体状况很差,所以只进行了半量的照射,并且监测了血浆中的浓度,发现很快就降到了很低的水平。 但这次治疗并没有延缓母亲的病情,2012年春节前,母亲因骨痛加剧进入了昏迷状态,于腊月二十七日(2月6日)去世。 通过这2次核敷贴的治疗,我发现这个治疗方法存在严重的缺陷——如果肿瘤出现局部复发或者远处转移,即使治疗有效,也会因为身体的承受能力不能完全保持治疗的效果,最终使肿瘤细胞得以继续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