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烧有哪些药?
孩子发热的时候,家长第一反应就是“发烧了!赶快吃退烧药吧”、 “大夫,快给我开点退烧药吧”“医生,我家宝宝现在温度是多少啊?有没有超过38.5℃呀,要是不烧就不用吃退烧药了吧……” 很多家长对药物退热剂的认识存在误区,那么今天我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退热的那些事儿~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下导致儿童发热的“凶手”——微生物(细菌、病毒、支原体等)。 当这些病原体侵入人体时,人体会发起反击,防御机制就会被激活。为了消灭入侵的病原体,人体会调动各种力量来对抗——其中当然包括白细胞和炎症因子。这时,发热就发生了。 而当体内抗体充分生成,免疫细胞逐渐发挥威力时,发热也就会停止了。所以,从根本上说,发热是我们身体对付感染的一种防御反应,是人体免疫系统与致热原作斗争过程中出现的症状。这种斗争过程是生理性的,只要积极面对,配合治疗,绝大多数患儿的热能控制住。 但如果体温高达39~40℃,或者持续高热大于3天,就应该考虑使用药物退热制剂了。 说到药物退热剂,很多家长又会犯糊涂啦——“医生,是不是要让宝宝服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呢?”“医生,我们之前听别人说过,让宝宝服用这些药物会对肾脏有损害,是真的吗?”…… 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近年来,国内儿科领域开展的临床试验显示,目前临床推荐的两种常用退热药物(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安全、有效且剂量合适,不良反应很少且为轻中度,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一般不会出现肾脏损伤等问题。大家不用担心。
那再来看看让家长很担忧的副作用问题。 无论是布洛芬还是对乙酰氨基酚,都属于解热镇痛类药物,主要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前列腺素合成酶,减少前列腺素的产生,从而起到降温作用。而因机体代谢产生的腺苷以及咖啡因等,则是通过神经传导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进而发挥作用。 如果用药合理,这两种药物的退热效果都是很好的,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但是如果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服药,一般不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如果用药后孩子出现明显不适,也应该立即停止使用,带宝宝去医院就诊。 需要提醒的是,不论选用何种药物,都必须按照医嘱或说明书服用,切勿自行增加剂量,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