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风疹和痱子的区别?
痱子和风疹都是小儿常见的皮肤病,由多种病因而引起,症状类似,但治疗方法不同,不能混淆。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病毒通过呼吸道分泌物传播,主要侵犯婴幼儿和儿童,在春夏季出现,好发于学龄前儿童。起病较缓者,发病前两天可有乏力、头晕、低热、咽部不适、咳嗽的症状;起病急者,以高热、皮疹、头痛、全身酸痛、食欲不振为主。
10%~20%的患者症状轻微,可自愈;80%的患者病情较重,如不及时治疗,严重者可发生肺炎、急性肾炎等并发症,个别患者还可因并发心肌炎而死亡。虽然发病率高,但是痊愈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风疹的皮疹为弥漫性粉红色斑丘疹,分布均匀,手足未见,不痒,有时患者因搔抓可将皮肤抓破,形成痂壳,部分患者可在躯干或肩部出现大片密集的粟粒状皮疹,呈浅褐色,称为“脂溢性皮炎”,多见于头面部及四肢,常由于搔抓使结痂部位流黄色液体渗出。
风疹还可能会诱发哮喘发作,一般多在病后发生,尤其是既往已患荨麻疹的儿童更易产生呼吸道过敏反应,应给予积极的治疗。 对于风疹一般不需使用抗菌药物,只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即可。对反复发生感染者,应及时查找致病原因,加以解决。 对症处理可口服解热药如扑热息痛,外用止痒剂。如果患儿因瘙痒剧烈,难以人睡,可以给予镇静剂,必要时给予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泼尼松,以防过敏现象的出现。 如果患儿发热明显,可使用物理降温方法或注射丙种球蛋白。当宝宝出现高热惊厥时,立即给乙酰水杨酸或布洛芬进行退热治疗。让宝宝多休息,多喝开水,补充足够的水分,以利于体内毒素排出。 需要注意的是,风疹的传染性很强,患儿应尽早隔离,直至出疹后5天为止。
痱子是一种高温多汗导致的皮肤疾病,好发于夏季。由于环境温度过高,身体新陈代谢旺盛,导致汗液分泌过多,若无法及时挥发,则容易导致痱子出现。
根据其形态可分为三种:白痱(晶亮丘疹)、红痱(红色丘疹)、脓痱(脓疱疮)。 白痱常见于颈、背部,为直径lmm左右的小水疱,壁薄易破,脱屑后遗留糠状或鳞屑状色素沉着。皮损散在互不融合。自觉轻度瘙痒。持续数周后可消退,不留任何痕迹。 红痱发生在皱褶部位,表现为簇集丘疹,红斑,表面常有糜烂、渗液,干燥后形成厚痂。
脓痱好发于头皮,躯干及四肢伸侧,表现为针头至绿豆大小、呈橘皮样色泽的浅表脓疱,周围红晕,中央有毛囊口。自觉疼痛,且常伴有刺痒感。 无论是风疹还是痱子,都需做好局部护理工作。宝宝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身体抗过敏能力较弱,用药要谨慎,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