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为什么抱着也哭?
新生宝宝爱哭,很多妈妈误以为孩子是“委屈”和“需要安慰”,但事实真是这样吗? 作为在儿科工作多年的护士,我遇到过太多这样的家长了: “我刚抱起孩子,孩子就哭了!”“我就轻轻摸了一下孩子的头,孩子怎么就开始哭了?”“是不是我喂得不够多,把孩子饿哭了?” 在医院工作的时候,经常看到刚生完宝宝的妈妈抱着宝宝来咨询室寻求帮助:“医生,宝宝怎么了?怎么会一直哭呀?”“医生,宝宝是不是不舒服啊?怎么一直哭啊?”“医生,我要烦死了,能不能帮我抱抱宝宝呀,他到底要怎样才不哭啊?” …… 类似以上的疑问,其实是因为家长的误解导致的。
一、新生儿的眼泪,很可能来自“身体疼痛” 其实,小婴儿会有各种各样的“不舒服”导致哭泣。 而其中,最让人易忽视的“身体疼痛”,很可能是造成宝宝总是哭泣的「罪魁祸首」。 新生的宝宝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脑干中调节控制泪腺分泌的神经传导通道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因此会出现「自发性眼泪释放障碍」的情况—— 这种异常会导致宝宝在受到轻微的刺激,如温度不适、抚摸、洗澡、更换尿布等就会发生大哭的情况。 所以,当你发现宝宝总在无端哭泣时,要先看看是否是因为以上情况的出现。
二、新生儿的哭泣,还可能因为“情感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我遇到过的家长中,大多数都是因为宝宝哭闹而担心,着急来寻求解决方案的。但也有一部分家长,是因为没看懂宝宝的「哭声暗号」而被埋怨的。 比如上述案例中的爸爸,就是因为没有懂得女儿「用哭来表达情绪」的需求,从而被妈妈批评了。 其实啊,在宝宝还不会说话之前,哭可以说是他们向大人传递信息的最常用手段之一——“我饿了!我想睡觉!我难受了!我害怕了!” 而对于小月龄的宝宝来说,哭不仅代表「情绪」的表达,也是「生理需求」的信号。 如果家长没能及时察觉并满足娃的这些需求,娃肯定会通过哭来「提醒」爸妈注意咯!
三、宝宝哭,也可能是出于“社交”目的 已经会爬行或者已学会站立和走路的宝宝,因为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可能出现「假哭」的情况——为了达到自己的某个目的(寻求关注)而假装哭。 这是一种有意识的、旨在达到某种目的的「社会性」哭。 多发生在4—12个月大的宝宝身上。 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会看爸爸妈妈的脸,知道爸爸妈妈的笑容意味着什么,所以可能会选择以哭来「威胁」父母以达到自己的要求。 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种「假哭」的现象会慢慢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