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怎么下葬?
人类对死亡的认知是从个体生命的终结开始的。如何体面、宁静、有情趣地进入另一个世界,是每一个活人都不免想的。以现代的物质条件与技术条件,给活人办丧祭,让死人在宽敝、干净、卫生的环境下告别人世,已不是难事。难的是千百年来在平民百姓心目中死人的确仪与死亡观,尤其是临终关怀与入敛殡葬习俗。
中国人向来有土葬的传统。根据“入土为安”的观念,人死了都要土葬。因为人是黄土高原的生灵,灵魂要回归大地母亲怀抱。先秦孔子之世就有“土葬”风俗。由于灵魂信仰的原始思维影响,死亡之人要重返故土,埋葬在生自己养自己的泥土之中,以维持血统的永久延续以及灵魂的宁静。于是,人亡而土葬,将尸骸封殖于棺木之中,入土而亡。先秦至秦汉时期,统治者强制推行“陶尸葬墓”,即把死者的遗骸置入特制的陶棺之中再行埋葬。陶棺色泽明亮,造型美观,可防止虫害及腐烂,又能防潮,是理想的葬具。不过,仿木材质的棺椁优越性更大,人们仍不改土葬遗俗。
先秦至汉代,贵族实行的是土葬。西楚霸王项羽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得汗泽兮”后,把精疲力竭的马放开,令骑兵从马背上跳下,步战冲到垓下。最后寡不敌众,陷于溃散,自刎于乌江畔。他的武士把头颅包裹在毛巾里,用木盒盛了,随遗体下葬。以后,江东民众为了纪念项王,在井中投入冥纸,盖上木屋,名曰“乌井”,并每年春秋季致祭。
平民百姓禁止土葬,而实行火葬。
东晋顾恺之《焚妇》一文里描绘了火葬的情形:“其制:棺木纵深,可放两手两足,出殡之日,操杖秉火,自墓而下,谓之‘付尽’。凡殡俱尔。”由于历代封建王朝实行“以葬制亡”的焚尸禁祀政策,认为死人为“冥物”,骨灰或登床之时烧钱化纸,以求仙驾西去;或将纸扎的童男童女、车马器具烧给死者,使之坐车骑马,一路顺风。
元以降至明,墓葬制度基本上沿袭南宋。宋高宗绍兴十九年(公元1149年)赵构为秦桧夫妇修墓,将桧夫妇尸骨迁往葬于临安侯府。随后,下令天下宋代先贤贤墓从祀,令天下士大夫祭祖扫墓,并准许士人祭墓拜墓,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扫墓风俗。
清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准各省建普度醮坛,给孤魂野鬼以度,并规定无论官民,无论僧俗,必须举丧,禁止用棺木土葬。第二年又严令各省火葬的城隍庙建筑规模须与所统治的省、府、州、县等同,以供民间奉祀。
中华民国的丧葬礼俗与清朝相似,只是简化了一些仪节,并废除了封建等级制的孝服制度,统一服饰标准为身要衣衫长裤,脚穿草鞋(或方口鞋)。另外,也采用了西方社会的殡仪方式,如尸体放在棺木里火葬。
由于数十年来的社会变迁,人们的死亡观念、死亡教育与死亡保障等都已根本改观。但传统的土葬、火葬、水葬、天葬等丧葬礼俗,至今仍因循不止。由于社会习俗的继承性较强,当代的殡葬习俗就其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来说,仍然是“遵从古礼”的。当然,在时代精神的背景下,又不断地发生着由厚葬到薄葬,迷信到科学,繁琐到简约的变革。
从整个殡葬发展史来看,这种变革是不断向着文明、合理、少痛苦和少的方向的发展的。人类总有一天会消灭死亡。这种变更,总有一天会以人们更能接受的形式出现。那将是更完美的新的殡葬礼仪的诞生。